李荣山博士与罗朝明博士关于社会理论的讲座
发布时间: 2016-11-20 访问次数: 21

2016年11月16日上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三十六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厚学楼909成功举行。本次论坛邀请到江苏省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荣山博士和南京理工大学社会学系讲师罗朝明博士,他们分别做了题为“共同体与现代人的精神结构”和“实践的紧迫性”的学术演讲。此次论坛由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社会学系众多师生聆听了这次讲演,并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

首先进行讲演的是李荣山博士,他兼顾中外,用理论映照现实,使我们受益匪浅。他先以时代的精神状况及国内外思想家的解读为引子,告诉我们共同体在当代已成为一个问题,在现代人的精神结构中依然占有重要位置。“共同体格局有三变”是李荣山博士讲演的重点,他认为共同体概念在社会理论中的地位经历了一个逐步“降格”的过程。首先是赫尔德提出的“作为民族的共同体”,即共同体作为统领原则,其次是滕尼斯提出的“共同体与社会对立”,两者的区别是民族在二者理论中位置的变化:在赫尔德那里,民族是共同体的典型形式;而在滕尼斯那里,民族已经不具备共同体的性质,变成了民族国家,成为社会的一部分。第三变是芝加哥学派的“社会中的共同体”,这其实是对滕尼斯看法的颠倒。伴随着格局的变化,共同体的内涵和边界也在泛化,泛化的结果是:表面上看,共同体概念似乎无所不能了;但无所不能,恰恰意味着什么也不是。他将“降格”的原因归结为:现代性的不断深化或者说个体契约精神的不断深化。接着,李荣山博士就“共同体与自由之间的关系是否矛盾”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自由具有二重性:契约自由与良知自由,其中良知自由是共同体的东方渊源,而当代中国存在三个问题:政治自由不足、良知自由更不足、契约自由(政治/经济)入侵日常生活。最后,李荣山博士就如何重建共同体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共同体不是空间形态,而是关系形态,是发自内心的情感依恋。新的共同体精神的诞生,除了制度以外,文化建设,特别是个人心灵包容能力的培养,要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另外,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很重要。他个人新的研究设想是由于历史主义的个体观与佛学的个体观有很深的契合,所以建议把近代佛学思潮纳入社会理论视野。

稍作休息以后,南理工社会学系讲师罗朝明博士开始了他的讲演。“实践的紧迫性”指的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熟知但却未被充分研究的现象或性质。罗朝明博士发现,关于实践紧迫性的论述只能在柏拉图和布迪厄那里找到,这个概念似乎被学者们遗忘了。接着,罗朝明博士提出了三个问题:实践紧迫性何谓、人们对实践的紧迫性有何体验以及实践紧迫性及其体验之于人的在世生存有何启示。他首先通过从源发地、发生根由、现身样式和发生机制等维度对实践紧迫性进行了现象学社会学深描,概括出实践紧迫性至少包含三重意蕴:作为时间急迫性的实践紧迫性、作为“生活世界之必需品的迫切性”的实践紧迫性和作为“最高的急难”的实践紧迫性。该分析为探究实践紧迫性体验奠定了基础。关于实践紧迫性体验,他又将其概括为历事体验、时间体验和、情感体验。对于第三个问题,罗朝明博士认为由于“实践紧迫性意味着日常生活实践的紧迫性”、“以生活世界为土壤的这种可能性图景涉及的行动主体和关切议题”、“实践紧迫性与既有社会秩序进行着一场解蔽与遮蔽较量”这三大原因,所以存在一种 “日常生活政治”的可能性。最后,罗朝明博士提出实践紧迫性的一系列可能性,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精彩的讲演结束后,师生们就“如何从实践的紧迫性看中国的运动式治理”等问题与两位博士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热烈地讨论。最后,王毅杰老师对两位博士的讲座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与会师生对本次精彩讲座予以好评并报以热烈的掌声。

点击查看原图

(《河海社会学》编辑部汪璇供稿)

河海大学MSW教育中心,©2015,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入口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电话:025-83786381 传真:025-837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