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民教授讲座:社会治理背景下福祉内涵与政策意义
发布时间: 2015-06-07 访问次数: 14

 

 

 201563下午,“河海社会学论坛(第九期)”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水文楼401会议室举行,南京大学彭华民教授作了题为《社会治理背景下福祉内涵与政策意义》的专题报告。论坛由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主持。

 彭教授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福利迫切需要完成从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的转变,其中,提升人民福祉是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终极使命。福祉(Well Being)是指人类有质量的生活,其内涵包括理想目标、美好的拥有、顺利的避免、成功的行动与幸福的感受五项内容。持续学习(Keep Learning)、报偿他人(Give Back)、保持与社会的联系(Connect)、激情与活力(Be Active)与记录人生(Take Notice)是达致福祉的五条路径。在社会政策层面,通过社会工作提高人民福祉应当坚持辅助责任、自我责任与公民义务相结合的原则,妥善处理在场、科学主义、第三方评估、资源限制、伙伴关系与专业服务的关系,积极探索提升人民福祉的第三条政策发展道路。

 彭教授的报告既充满着社会工作特有的人文温情,也非常具有启示性。在论坛的讨论阶段,彭教授与在座的老师同学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本次论坛也在活跃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河海大学MSW教育中心,©2015,All rights reserved 管理入口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佛城西路8号 邮编:211100 电话:025-83786381 传真:025-8371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