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7日下午,以“定量数据的使用与论文撰写”为主题的河海社会学论坛第十期在江宁校区水文楼909会议室举行。本期论坛的主讲人为社会学系的四位研究生:2013级硕士生刘素芬、肖伟华,2012级博士生乔文俊和2011级博士生栗志强,四位主讲人先后向在场的老师、同学们汇报、分享了各自定量研究论文的写作情况、写作经验等. 刘素芬围绕自己的论文《大众传媒与环境感知对我国居民环境关心的建构――基于中国CGSS2010数据的实证分析》做了主题汇报。她的文章基于CGSS2010调查的核心模块和L环境模块的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大众传媒、环境感知与居民环境关心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大众传媒传递的信息与客观物质环境已经成为环境意识心理形成的建构因素,在提高我国居民环境意识上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个体对客观物质环境的感受,尤其是个体暴露于其中的环境状况和环境事件,依然是我国居民环境关心形成的重要原因。 肖伟华则陈述了自己运用2010年CGSS数据资料,对城镇居民的养老意识进行研究的成果。研究发现,伴随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与老龄化进程,与传统强调“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观念相比,如今城镇居民的养老意识正经历着由依附型养老意识向自主型养老意识的转变,城镇居民已经愈发认识到养老行为中自身所应承担的责任;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变量对城镇居民养老意识有着显著的影响。 乔文俊的报告主题是“中国城乡居民政府信任及其影响因素”,在报告中,他根据2010年CGSS的数据资料,比较了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两类社会群体对中央和地方两层级政府的信任差异,并从利己主义、文化主义、户籍制度、世代四方面探讨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总体上,中国居民的政府信任依然“央强地弱”,但不同户籍下的居民政府信任则呈现不同特点;利己维度的阶层地位、文化维度的权威主义价值观和人际信任对中央和地方政府信任均显著影响;而教育年限和政府责任认知仅对中央政府信任有显著影响,世代因素则对地方政府信任的影响显著。 与以上三位同学不同,栗志强更多的是以自己的论文为例,向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汇报了自己运用定量数据撰写研究论文的经验。他认为定量研究论文的写作有着两种不同的操作类型:假设中心型与因变量中心型,前者遵循着“抽象理论―目标命题―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统计检验―结论”的写作路径,后者的写作路径则呈现为“现实问题―因变量(―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统计检验)―结论”。而且他认为,定量研究虽然会运用到很多的统计分析工具,但大量的阅读文献才是定量文论写作的关键。 每位报告人陈述完毕之后,在座的各位老师、同学都对相应论文中的变量设置、分析工具的运用等提出了大量中肯的意见和建议。最后,王毅杰教授结合自己十几年的研究经历,鼓励在座的各位同学:多看规范、经典的研究论文,勤加练习,“定量研究论文的撰写真的不难”。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 肖伟华供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