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5日,南京市社会学学会换届大会暨2016年年会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南京市社会学学会主办,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与中国移民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南京市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社会组织的70余名代表莅临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始,河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孟新同志出席会议并致辞。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南京市社科院院长叶南客研究员就南京市社会学的学科发展问题发表了讲话。本次会议上下半场分别由南京市社科院社会所所长周蜀秦副研究员和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施国庆教授主持。
会议在上半场进行了理事会的换届工作。首先,南京市社科联主席叶南客研究员继续担任学会的名誉会长,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朱力教授为其颁发了名誉会长聘书。此外,朱力教授做了《南京市社会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报告》,代表们审议通过。其后,主持人宣读了南京市社会学学会关于修改《章程》的说明和第七届理事会候选人名单,并由代表们审议通过了第七届理事会负责人、常务理事和理事候选人。之后,朱力教授为河海大学中国移民研究中心主任施国庆教授颁发南京市社会学学会会长聘书。施国庆教授作为新一届会长就学会的进一步发展问题和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要求。主持人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1.学会活动更加常态化,定期开展研究生论坛、学术研讨会;2.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在高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专业委员会;3.强化市场思维和成果转化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科地位和社会影响力。最后,会议成立了南京市社会学学会学术委员会,并决定由朱力教授担任主任,江苏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冯必扬教授担任副主任。
会议在下半场进行了南京市社会学学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副院长成伯清教授,作了题为“社会意象与社会治理”的专题学术报告。成教授指出,社会意象是社会成员理解和期待自身社会存在的方式,既是事实性的,也是规范性的。实现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必须形成和构建与之相应的现代社会意象。目前中国盛行的意象,无论是社会丛林型的,还是编户齐民型或阶级冲突型,抑或是差序格局型的,都有不适应现代社会运行的复杂机制之处。成教授在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意象的关键问题之后,围绕着现代社会治理的愿景,提出建构适合中国价值的现代社会意象的核心理念维度,即以权利制约权力、以功能替代等级、以道义整合利益,并认为社会生活内在正当性的建设乃当务之急。成教授认为,建构正当性的最好方式,是“参与性治理”。自由而公开的参与,可让不同利益的人分享不同的观点,避免太过自私的的立场,集思广益,作出更好的决策;尤其是,广泛的参与可让所倡导的理念变为社会意象。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毅杰教授,围绕“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阐述了对如何进行社会学研究的独到见解。王教授引用格兰诺维特《镶嵌》一书中的话语,提出,“学科之间的差异,并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研究视角”。王教授认为,作为社会学研究者,我们需要不断的去了解国家和区域的社会经济形势,了解现代中国社会的特点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历程,而研究结构和制度限制下的个体,应该是社会学研究的主流。王教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社会学研究的思维方式:1.系统/整体的思维方式;王教授认为,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尤其是市场化进程的加深,会影响人与人之间关系、人对自然的态度。社会学的研究不是在分析物,而是在于物背后的社会互动、制度架构、文化意义与社会变迁。2.比较的思维方式;王教授认为,社会是存在分化、存在差异的,而社会学要做的是关注差异背后不同的群体和组织、关注不同空间、时间中的制度变迁,以及制度变迁背景下围绕同一现象的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模式。3.互动的思维方式;王教授指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关联是随着时间/制度的变迁而变化的。4.变迁的思维方式;王教授认为,制度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剧烈的,而在不同的制度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本次会议还设置了学会领导轮流发言的环节,以增强学会内部的交流与互动。南京市社科院社会所周蜀秦所长在发言中指出要加强社会学和社会工作专业的交流与合作,把社会情怀与实践结合起来。南京工业大学、江苏省委党校、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南京政治学院、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师范大学和阳光家园的代表分别就所在单位的社会学学科建设和组织发展情况向与会代表进行了汇报。
最后,施国庆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对学会的未来发展表达了美好的愿景,并感谢与会的各位代表对河海大学社会学专业的支持和帮助。
在本次会议中,南京市社会学学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各机构深入交流了各自的学科发展经验,探讨了当下面临的瓶颈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强了学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圆满达成了会议的预期目标。
(《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编辑部盛倩倩供稿)